• 地址:山东淄博临淄区大顺路123号
  • 电话:0533-7328008

医院动态

健康报刊文:一位基层名医的三个理想

  • 健康报记者 陈飞 通讯员 齐治平
  • 2011/12/08

  

健康报刊文:一位基层名医的三个理想

说王延国是名医,是因为他在治疗复杂性输卵管阻塞的技术研究上走在了国际前列,创新了三项“国际领先技术”,获得过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中央电视台曾以《大医》为题报道他的医德医术。

说他是基层医生,是因为他工作在山东省的一家县级医院——淄博市齐都医院(临淄区妇幼保健院)。在这里,他接触的患者大部分是农民。

在潜心钻研医疗技术的同时,王延国关注患者、关注医院、关注社会。从一位医务工作者的角度审视医改,因而,他对医改也有不少想法。之所以说是“理想”,是因为有些想法目前短期内可能难以实现,不过,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方向。

理想一:疾病面前人人平等

一位晚期卵巢癌患者,术后进行第一次化疗之后,迟迟没有再来做第二次化疗。王延国感到不安,去了她家。发现她还在,并且还在下地干活,只是人瘦了很多,病情明显加重。王延国埋怨她不按时到医院治疗。

“我想等老头子挣够了化疗的钱再去医院。”她小声回答,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原来,她不来医院治疗的原因,是没有钱。“我无语了,有一种想哭的感觉。”王延国每想起当时的情景,都非常难过。

多年的行医生涯让王延国知道,相当多的病人,在得了一些大病、重病后,无论是面对什么样的医生,结果都是“没有办法”,尽管有些病还是可以治的,只是因为“没有挣够治病的钱”,也就“没有办法”了。

每当有病人因为一时费用的问题不得不延期治疗甚至放弃治疗,王延国总是帮助病人筹集费用,或为病人争取医保政策,或动员病人家属凑钱,或带头为病人捐款,或干脆借钱为病人治疗。如今,王延国坐门诊时已形成了一个习惯,身上总带上几百块钱,随时准备借给病人以应一时之急。

“钱的价值是不一样的,几百块钱、几千块钱,在我这就是这些钱,可在病人那有时就是一条命。”王延国这样感慨,但这往往也只是杯水车薪。

没钱看病只是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很多“权贵们”却在小病大治、无病乱治,不少医生也愿意配合,成全这些过度的医疗消费,造成了医疗资源的大量浪费。

“这是现行医疗制度造成的。”王延国认为,目前的医疗制度,存在着严重的医疗资源分配不公的情况,将过多的医疗资源分配给了少部分人,而最需要医疗关爱的弱势人群如农民、下岗工人,却得不到或只得到很少的一点医疗资源,一旦这些人患上大病、重病,生活无疑是雪上加霜,严重的则是病人在家等死,发生“医源性”的人生悲剧。

在他看来,这种根据人的地位、职位和身份进行分配的医疗制度是在“杀贫济富”,穷人因病更穷困。他非常渴望医改能真正地改变这种状况,做到“疾病面前人人平等”。

“医生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即无论贫富贵贱,一视同仁。”王延国说,“希望未来不再按人的身份报销医药费用,而是按疾病的性质分配医疗资源,无论是农民还是工人,无论是公务员还是下岗工人,只要患了大病重病,就给予报销大部分的医疗费用。无论是什么地位的人,只是患有小疾,所需医疗费用很少,都由本人承担。这样,既可以保证所有的公民患了大病、重病可以得到合理的治疗,也可以避免因小病大治造成的医疗资源浪费。”

理想二:让白衣永葆圣洁

一天,王延国的门诊上来了一位妇女,恳请王延国为其做子宫切除。王延国没有给病人做这个手术:“你这个病不需要做任何手术,更不需要切除子宫。”原来,病人得的是子宫腺肌瘤。此前,这位病人去过多家医院就诊,都说得做手术,切除子宫。

“子宫腺肌瘤是一种女性激素依赖性疾病,绝经后,由于女性激素的变化,瘤子就不再生长,而且还会萎缩、消退。你53岁,而且已经绝经1年多了,体内的瘤子不再生长了,正在萎缩,完全没有必要做手术了。”王延国的解释最终说服了将信将疑的病人。随后的随访证实,王延国的决策是对的。

跟这位幸运的患者相比,另一位不幸的患者让王延国非常痛心。

一位妇女婚后3年没有生育,在当地医院诊为卵巢衰竭,生育无望,建议用激素替代治疗。病人不甘心,通过广告,她去了另外一家医院。

这家医院“专治不孕症”的医生,给她做了大量的化验检查,又做造影,又做介入导丝治疗,加上中药治疗,还有各种仪器的消炎理疗……在这家医院看了半年,花了3万多元,却没有一点治疗效果。医生告诉她:“你这个病不好治,要慢慢治。”

后来,这个病人通过朋友介绍来找王延国,见面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俺带的钱不多,能不能尽量少做检查。”

“不用检查了!”王延国告诉她,卵巢早衰的诊断,只需一个简单的内分泌化验就可以明确了,在花费这3万元前就很清楚了。而卵巢早衰的病人,绝大部分是不能治好的,只能靠激素替代治疗。

面对这个不幸又可怜的病人,王延国几乎是在求她:“不要到处乱看了,不要再到处花冤枉钱了!”王延国给她开了替代治疗的药物,很便宜的药,十几元钱。

王延国愤怒了:“我很想问问那些骗钱的医生:卵巢早衰为什么要做子宫输卵管造影啊?介入导丝对于卵巢早衰又有什么作用?卵巢早衰反复地做阴超测卵泡有意义吗?对于这样的病人使用大量的消炎药物的目的是什么呀?

“作为医生,他们也应该清楚,这些检查和治疗,还有害啊。无缘无故造影、介入,让病人受到了射线的伤害,增加了感染的机会。滥用消炎药,会引起病人的耐药,造成菌群失调,诱发霉菌感染……”

在王延国心中,白大褂是纯洁、神圣的。30年前,他在高考志愿书上5个本科和3个专科志愿栏里郑重写下了清一色的8个医学院校。行医25年来,他努力为实现“做一名好医生”的理想而奋斗,其间也面临着很多名和利的诱惑,但是他始终保持着身上这件白衣的圣洁。

“我们中的许多人,在做见习医生和实习医生时,想帮助病人,却没有能力做;在做了主治医生、主任医生以后,有能力做了,却又不想做、不愿做了,或者,是忘记了做。也许,我们应该不时地复习理想。”王延国说,“当然,最好能始终坚持理想。”

理想三:医患和谐共创奇迹

郭女士是一位晚期卵巢癌术后复发的病人,一年半之前,她的肝脏、脾脏、胰腺开始出现转移瘤,并出现了胸水,感到越来越严重的胸闷和呼吸困难。经人介绍,她到齐都医院找王延国。

病人住院后,科里组织了多次讨论。尽管病人是晚期卵巢癌复发,并已经发生了全身扩散、多器官损害;尽管进行化疗,病人会随时发生意外,医生会有“危险”。可是,大家讨论的结论却是:为这个似乎没救的病人做化疗!

“也许,为这样的病人做化疗,我们没有多少理由,却有一条理由让我们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如果这个病人是我们的亲人,我们会选择化疗!”王延国说,只有这样,她才有可能出现生的转机。

幸运的是,病人及病人家属给了王延国极大的配合支持。“看起来我遭受的磨难还不够,既然上帝不让我走,我就先不走,不管在人间是享福还的受罪。”信仰基督教的郭女士对王延国说。病人唯一的女儿在读大学时发生了意外,她的那个侄女对她的照顾关心丝毫不逊色于亲生闺女。

也许是医生护士的真情、病人家属的亲情感动了上苍,经过两个疗程的化疗和支持治疗后,郭女士奇迹般地好了起来,胸水消退,肝功能正常,能吃能睡。更重要的是,她已经不再急着去见上帝了,充满信心地期待着后续的各种治疗……

“说实话,对于这样的病人,我不知道,我们还能为她做几个疗程的化疗,我们还能和她一起走多远。但是一起走过的这一段,会留给我们踏实和坦然,无论是在天上还是人间。”王延国说。

今年4月,郭女士病情严重复发,体内的肿瘤再次生长扩散,她再次找到了王延国。但是,由于她已经经过了系统地化疗,再用化疗已经无效,此时,只能给予她对症治疗,尽可能减轻她的痛苦。

尽管病情恶化严重,郭女士的神志却一直清醒。尽管非常痛苦,每次王延国到她的床前,她还是要给一个的勉强笑容,她的眼神里,仍然是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面对她的期待,我感到自己的内疚和无奈,此时,我知道,我是一个无能的医生。”王延国说。

郭女士的侄女却在王延国的博客上留言说:“她还是信任当初曾挽救她生命的医生,正是这种信任和理解,给了她好多生存的希望和信心,也非常感谢住院以来您和您的团队给予病人的悉心治疗和照顾,让她的生命得到了延续,让一个家庭充满着希望!我们都能理解医学不是万能的,医生能治病但不能治命,人生尽力了就不会后悔。对给您造成的压力和负担感到深深的歉意。希望您不要深深的自责和内疚,释放自己的心情和智慧、专业,带给更多的病人更多的希望。”

“医生治不好病人的病,却能得到病人家属的理解和包容,甚至还有感谢,这真的很让我感动。”王延国说,作为医生,在面对那些目前缺少治疗办法的疾病时,常常会认为自己“已经尽力了”。也许是的,但是面对这些病人,医生应该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因为,除了去治愈,还有常常的帮助,以及总是应该有的安慰。盼望医生和患者在和谐的关系中共同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