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址:山东淄博临淄区大顺路123号
  • 电话:0533-7328008

医院动态

医者王延国:用付出诠释医德

  • 2014/04/08

  记者 齐治平
  淄博的东隅,是历史悠久的齐国古都。在这里,有一个百姓口碑成就的健康品牌——齐都医院。这所医院里最引人注目的风景,就是名医的荟萃。王延国就是众多齐都名医中的代表。
  名医王延国头衔众多——副院长、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卫生部妇科内镜与微创培训基地主任、青岛大学硕导、华东地区妇科内镜学组组织委员,淄博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两好一满意”活动示范标兵, 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荣誉加身,但他说,最中意的还是“医生”这两个字,而他如今的默默付出,就是在诠释“医生”这个职业的风范。
  1980年,成绩卓越的王延国在填写高考志愿时,共有8个填报志愿的机会。这本可以是8条各不相同的人生路,但王延国的选择却单一而纯粹——8个志愿是清一色的医学院。单一而坚定的选择背后,是这个18岁青年的梦想——当一名医生。不知从啥时起,王延国就喜欢上了医生这个行当。听诊器、隔离衣,甚至医院里的来苏水味,竟让年幼的王延国着了迷。天遂人愿,王延国被潍坊医学院顺利录取,当医生的梦想开始走进现实。大学科班毕业,分配进入医院。穿起隔离衣、挂上听诊器,在弥漫来苏味的医院里给病人望闻问切。王延国真真切切地成了一名医生。初当医生的王延国劲头十足,以院为家,整天“泡”在医院,为了多争取手术机会,他干脆替别人值夜班。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几年,数百例手术成功地积累下来,便迅速成长为一名出色的临床医生。
  机会与成功,偏爱肯于付出的勤奋者。1995年初,山东省第一例成功实施的子宫内膜电切手术,就是王延国的手笔。难忘这例手术,不单因为这开了全省先河,更因为那位病友康复时的快乐。手术效果的立竿见影,让之前辗转多地求医无果的病友回归健康。病人的康复是医者最大的快乐。成功,又给医生带来了鼓舞与激励。同年,王延国又完成山东省第一例子宫肌瘤宫腔镜电切手术。这一挑战成功,给王延国带来成就的同时,更产生了启迪——创伤小、恢复快,这种妇科微创技术还有更大的用武之地吗?他对妇科领域这一先进技术倾注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1995年,王延国利用妇科微创技术开始探索输卵管性不孕症治疗。开创性的想法很快被实例证明了其优异的疗效。2003年,这一研究已经获得了初步成果,并获得淄博市第七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
  思考与探索的尝试,成了王延国在医治病患之外的最关注的事。1999年,王延国尝试将宫腔镜、腹腔镜和介入导丝这三种技术联合应用于复杂性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这一探索的效果之好超出预期,一次手术成功率保持在95%以上。2004年,《宫腹腔镜联合介入导丝治疗复杂性输卵管阻塞的研究》完成科研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一举攻克了世界性输卵管不通不孕症难题。王延国,这位我们身边的医生走在了这一技术世界水平的最前沿。医技的进步没有止步,王延国又先后完成了《腹腔镜下输卵管吻合术式改良的研究》和《腹腔镜下破膜分娩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研究》,经科技鉴定同样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医技的精湛,让王延国在业界名声鹊起,他所领导的科室也被确定为 “淄博市名科”。
  荣誉加身,但最让王延国感到欣慰的是这三项国际领先的技术为慕名而来的病人解除病痛。许多不孕症患者,甚至试管婴儿失败的患者在齐都医院实现了做母亲的愿望。
  2009年,一条来自大洋彼岸的手机短信传进了齐都医院。用英文编写这条短信大意为——“很高兴地告诉大家,我已怀孕,预产期2010年3月10日,太感谢你们了。”写信的是美籍华人阿敏,此前的她渴望天伦之乐却始终抱憾。即便在美国先后做过三次手术治疗,依然无法如愿。借回国探亲的机会,阿敏找到了齐都医院,随后接受了手术治疗。回到美国半年后,阿敏怀孕了,在确认后她喜极而泣,在第一时间,她将这一喜讯分享给齐都医院。与阿敏一样幸运的,还有来自青海的冬梅。来淄博前,冬梅几乎绝望了,辗转多家医院治疗冬梅就是无法怀孕。没成想,在接受齐都医院术后,她就经历了由悲到喜的巨大转折——术后8个月怀孕,十月怀胎后冬梅顺利产下男婴,为了感谢齐都医院,她们给孩子取名“齐齐”。像齐齐这样在齐都医院福音下降生的孩子还有好多,许多夫妻在初为父母后,给王延国发来孩子的照片。如今,这样的照片已塞满王延国书桌的抽屉。这些可爱孩子的影像,给工作疲惫时的王延国带来了慰藉。能给这些家庭带来快乐,累点,很值!
  与医术精湛并驾齐驱的,是王延国医德的高尚。一天24小时,王延国有时要站在手术台前12小时,最忙时,一天要做十几台手术。手术连台做,双腿累得浮肿,王延国只能去忽视这疼痛的感觉,因为间歇的几分钟里,只容他喝几口水。吃饭也是在这手术间歇时间里“见缝插针”。为省功夫,早饭时多买几个蒸包放在值班室,做完手术时跑去狼吞虎咽几个凉包子,往往嘴里还在嚼着,人已跑在回手术室的路上。就这样,要么早来要么晚走,王延国每天还要查房挨个看看病人。遇到一时钱紧的病号,王延国每每解囊相助,至于垫付的费用能否归还,他倒不曾考虑。忙到了深夜,他还要静下心来写些科普文章、工作心得……勤奋的工作大幅透支了王延国的休息时间,但这种透支所产生的福利,却成为病患者的实在福音。近三十年来,王延国治愈的病例成千上万。种徳收福,医好一个病友,就让医德医术兼备的王延国多了一个朋友。朋友们用各自的方式表达着心中对王延国的的真切谢意:有病友专程给他建起了个人网站;有病友从泰国专程给带来了咖啡,尽管那盒咖啡王延国至今还没舍得喝一点;王延国珍藏的一封最质朴的感谢信是病友上小学的女儿趴在病床头用作业本给他写的;走在大街上,王延国被病友认出来后会被拉着不撒手地千恩万谢;细心的病友知道王延国胃不好会,便时常把胃药送到他的门诊;不时有病友到病房来还钱,那是上一次看门诊时王延国给垫付的;更多的,是王延国不时收到的病友短信,这些表达感激的信息已挤满了手机,但王延国却一条也舍不得删……王延国说,“作为医生,我最在意病人对我的评价。”
  当央视栏目《大医》对王延国进行访谈时,主持人张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王医生,对您这样一位好医生,我们深深地感激和尊敬。”——一张字条,道出了大众对王延国的中肯评价。大众的评价,是热情的鼓励,更是责任的鞭策。在人们的瞩目下,王延国一如既往,在行医的路上默默付出,为病患们解除着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