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0日16点30分,齐都医院产科一胎龄33周早产儿出生,出生体重仅1.475kg,因脐带绕颈出生后出现重度窒息、全身紫绀、无自主呼吸情况,生命垂危。新生儿科郝晓东主任迅速到产科会诊,初步考虑该新生儿系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重度窒息,立即于产房给予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抢救后并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立刻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抢救措施,首要目的改善患儿呼吸窘迫症状,立即组织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组成抢救小组展开全力抢救,单独从淄博紧急调集抢救药品--牛肺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同时做好药物输注准备,在收到抢救药物的第一时间,由郝晓东主任指导,由范新玲主治医师、徐伟、朱平等护士操作,分别经平卧位、右侧卧位、左侧卧位、半卧位,四个体位经气管插管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用药后2小时,患儿呼吸窘迫症状明显缓解,18小时后成功拔除气管插管,24小时后患儿成功脱离呼吸机辅助呼吸。
极低体重早产患儿重度窒息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往往因诊断延误、救治措施不到位、医疗人员抢救手段缺乏针对性等延误治疗,应牛肺表面活性物质药物抢救技术在我区系首例。该技术成功实施可使早产儿用氧时间及使用呼吸机时间明显缩短,既增加抢救成功率,又减少早产儿因脏器发育不成熟所致各种损害。同时该例患儿抢救成功亦是齐都医院院首次成功抢救1500g以下极低出生体重儿。这标志着我院新生儿科在早产儿呼吸管理技术及综合抢救监护水平又登上一个新台阶,达到市级领先水平,为减少非正常生产分娩导致婴儿死亡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