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址:山东淄博临淄区大顺路123号
  • 电话:0533-7328008

医院院报

齐都医院第三十一期院报

  • 2011/01/13

  

齐都医院第三十一期院报

山东省疼痛研究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会议在临淄召开

齐都医院第三十一期院报

本报讯 (本报记者) 由山东省疼痛研究会主办、齐都医院承办的山东省疼痛研究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会议12月18日至19日在临淄万豪大酒店召开,全省17个地市及北京、河南近百家医院的200余位专家与会。
会议开幕式由齐都医院妇产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王延国主持,山东省科技协会学会部部长邵新贵作重要讲话。
学术会上,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省立医院、省肿瘤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烟台毓璜顶医院、济南市中心医院、齐都医院等30多家医院的妇产科专家,围绕妇产科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进展,以病例讨论、讲座、手术录像演示等形式与学界代表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
会议期间各地市妇产科专家还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晚会,展现了山东妇产科领域广大专家学者的人文风采。


“山东省疼痛研究会妇产科临床基地”落户我院

本报讯 (本报记者) 山东省疼痛研究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会议12月18日至19日在临淄召开,在本次大会上,我院被确定为“山东省疼痛研究会妇产科临床基地”,大会主席、学会主任委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师前代表学会为齐都医院授牌。


三项科研成果通过科技鉴定 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本报讯 (本报记者 于晓波) 12月6日、7日,我院三项科研成果分别通过科技鉴定,学术层次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我院介入治疗科主任姜锡静担纲完成的《人体组织器官体表三维定位穿刺系统研制及应用》,根据穿刺靶点在矢状面、冠状面位置确定穿刺的双向二维角度,实现了介入治疗的精确穿刺;影像科主治医师李洪德担纲完成的《单发和多发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后再发骨折的对比分析》认为骨质疏松性多发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易再发骨折,为该手术的改良、术后康复治疗及健康宣教提供了科学依据;神经内科主治医师赵清担纲完成的《步长脑心通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成功建立了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揭示了步长脑心通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的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三项成果应用前景广阔,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教授将坐诊我院

本报讯 (本报记者)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骨外科宫良泰教授自2011年1月份开始,将于每周星期三全天定期来我院坐诊并择期为病人实施手术。
据骨科主任胡佩良介绍,宫良泰教授现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骨外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原骨外科主任,擅长骨外科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擅长脊柱外科疾病的诊治,对颈椎病、腰椎病的诊治有独到造诣。他主持开展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因能在椎间盘镜的直视下,切除压迫神经的突出椎间盘,具有手术创伤小(切口仅有2cm)、术后下地早、病人出院快、治愈率高、综合费用低等特点,深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青睐。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实现华丽转身
我院在编人员实施聘任制
本报讯 (本报记者) 12月20日,各科室所有在编人员与院方签署聘任合同,以此为标志,我院人事管理制度实现华丽转身,在编人员全部实现聘任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走出历史性一步。
据悉,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目的在于建立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管理、配套措施完善的科学分类管理体制和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充满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欢庆元旦 畅想未来
医院举办元旦联欢晚会
本报讯(本报记者 王珊)12月30日晚,齐都医院庆元旦联欢晚会在医院大会议室举行。100多名医务人员先后登台,为大家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觉盛宴。
晚会在医院领导班子齐声合唱的《齐都医院院歌》中拉开了序幕,包括小品、歌曲、舞蹈在内的27个节目随后顺次亮相,把晚会一次次推向了高潮。晚会展现了医务人员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多才多艺的别样风采,反映了全院上下的豪情与壮志。

院周格言
1.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荀子

2.能予而无取者,天地之配也。-----管子

3.道在人为,而失为己,为人者重,自为者轻。------晏子春秋

4.胜人者力,胜己者强。-----老子

山东省疼痛研究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会议花絮

画中有话
1.山东省科协学术部部长邵新贵讲话
2.山东省疼痛研究会主任委员、齐鲁医院妇产科教授张师前致开幕词
3.齐都医院妇产科主任王延国主持会议
4.医者人文风采
5.齐都医院被确定为“山东省疼痛研究会妇产科临床基地”
6.代表现场交流、提问
7.你的问题我来回答。
数字新闻
20年 据悉,山东省疼痛研究会创建于1990年11月,是山东省一级学会组织,至今已有20年历史,其中的妇产科专业委员会是山东省妇产学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104家 本次会议组织周到,与会者踊跃,全省部级医院及17个地市二级以上医院,以及来自北京、河南,计104家医院的妇产学界20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切磋医术。

33名 本次会议学术讲座内容丰富,围绕目前妇产科领域的最新发展,来自全省各地医院的33名专家上台授课,为与会代表奉献了一场学术大餐。

5分钟 学术会议上由于大会交流的内容十分丰富,授课时间就显得尤为珍贵,为了防止拖堂,主持人不得不为每位授课专家的会议交流设置5分钟倒计时。一再压缩的课件披沙拣金,字字珠玑。

12个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场文艺晚会,在包括舞蹈、朗诵、歌唱在内的12个节目中,脱下白大褂、穿起舞台装的医务人员倾情表演,展现了医者别样风采。

0个 学术讲座内容前沿,实用性强,引人入胜,会场秩序井然 ,两天的学术讲座200多人的会场没有一个电话铃声,与会代表连连称奇。

25人会议期间,由25人组成的会务服务小组,主动请缨、积极工作,有效保障了大会的圆满召开,同时也展现了医院全院一盘棋团队精神


人物访谈
张师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教授)
记 者:张教授,大会结束了,我们想知道,作为大会主席,您对本次大会的效果如何评价?
张师前:本次会议是山东省疼痛研究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我们委员会的每一位委员都很重视,对本次学术活动充满期待,事实证明我们委员会的目的达到了,这次会议开展非常成功,主要是得益于齐都医院的精心组织和筹划。
记 者:这么一个高层次的学术会选择在基层医院召开,您的考虑是什么?
张师前:要开好这个会,最起码的考虑有两点:一个是这个医院发展得很好,有较高的地区影响力,另一个得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这两点齐都医院都具备。
记 者:会上有一个议程是为齐都医院颁发了“妇产科临床基地”,这对学会、对齐都医院来说意味着什么?
张师前:我们的学会下一步要在全省开展妇产科相关业务工作,这就需要一个依托,齐都医院“妇产科临床基地”将承担这一任务。齐都医院我比较了解,医院发展得很好,我曾几次来齐都医院作为评委做科研鉴定,齐都医院妇产科有三项科研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齐都医院堪当此任。

蒋清阔:(河南仁安医院党支部书记、妇产科主任)
记 者:请您谈谈您对本次大会的感受。
蒋清阔:最大的感受是,这样全省规模的学术会议能够在相对基层的医院举办,而且做得这么好,令我佩服。我跟齐都医院比较有渊源了,对齐都医院比较了解,能取得这么好的效果并不意外,这反映了齐都医院对学术的追求与渴望,反映了齐都医院领导集体的工作能力、领导力和魄力。
记 者:您说的与齐都医院的渊源指的是什么?
蒋清阔:这是我第二次来齐都医院,上一次,我在妇产科进修,跟王延国主任学习,呆了几个月。学到了技术,也结识了朋友。王主任在学术上绝对是我的老师,值得我好好学,一个是学他的技术和他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态度、追求,另一个是学他的为人。
记 者:我知道,您既是妇产科业务上的专家,同时您还在贵院担任医院管理工作,那么,您参加本次大会除了业务上的考虑外,有没有管理方面相应的考虑?
蒋清阔:是的,每次来,除了学技术,我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学管理,齐都医院的管理理念很先进,我来也是想学习领导的思路,引进借鉴齐都医院先进的管理理念。

北京吴丽丽:(北京昌平妇保院妇产科教授)
记 者:为什么从大老远来淄博、临淄参加这个会议?
吴丽丽:我5年前曾在齐都医院进修,王主任教给我很多东西,我很感谢他,学成回院后,我也开展了一些工作,期间王主任又给我很多指导,我们业务上的交流一直没有断过。这是个学术水平很高的会议,我一个是想来学习,再一个想回来看看齐都医院,看看王主任。
记 者:看得出,您对齐都医院有很深的感情。
吴丽丽:的确,毕竟我在齐都医院呆了一年,学了技术,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受到了医院文化的熏染,大家相处得非常好,会议结束了,可我们都恋恋不舍。
记者:这次学术活动您的收获有哪些?
吴丽丽:学术会内容丰富,有很多前沿的东西,让我受益匪浅,另外,我故地重游,圆了我的一个梦。

齐都医院第三十一期院报

坚持心中的理想
——电视剧《医者仁心》观后感
时光荏苒,转眼我已经在医院工作了十年,工作和生活在平静中慢慢度过,医务工作者这个曾经被人们无数次称为白衣天使的职业,在我心中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变的不那么崇高了,我们每天辛苦工作,没日没夜,不但没有得到人们的理解,甚至还遭受病人的辱骂和投诉。有时真的觉得没有意思,但看过《医者仁心》后,感觉很亲切,就像一块小石块在我心中荡起一圈圈涟漪,曾经的感动又一次涌上心头。
影片讲述的是发生在医院内的故事,钟立行是一名赫赫有名的心外科专家,他为人正直,和善,工作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对待病人一视同仁,这些都源于他心中那永远不变的理想。钟立行在剧中说的“不要因为不喜欢一个人而放弃一个职业,这太幼稚”,给我印象颇深。
记得刚入院时,我对自己说,我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给我的病人带来健康和快乐。当2007年我来到透析室时,每天面对着这些被判死刑缓期执行的病人,看着他们被疾病折磨的晦暗脸庞,我沉默了。这是一群特殊的病人,常年的疾病使他们身体和心理上都要承受巨大的压力,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不但自己丧失了工作的能力,还要给家庭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家庭关系冷漠,病人面临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衰竭。工作中有时一句不经意的话语都会引起他们的不满和辱骂。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病人的不理解,使我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中,我想我的理想难道就要这样被放弃吗?不,绝不,钟立行给了我很好的答案,不能因为一点点的困难和不喜欢就放弃自己的理想,这是弱者的表现,我要做一名强者,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攀登,用自己的行动来实现希波拉底的誓言。
当听到一个个透析病人离我远去时,我能做的只有忘记痛苦,更好的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作为一名病人很辛苦,医生护士应该考虑病人的真正需求,现代医学还有很多的局限,生理上的疾病是无法治愈的,有时面对疾病,我们无能为力,但心理上的疾病是可以用关爱来治愈的。无论在生活中遇到怎样的不快乐和不开心,当我走进透析室的那一刻就要拿出我最快乐的快乐,与我的病人同事分享,因为我爱我的工作,我爱我的病人。
我要向钟立行医生那样有一颗“仁心”,把工作融入到我的生命里,对待病人要付出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使他们不被家庭、社会丢弃,陪着他们自信的走完人生的旅程。
我要向钟立行医生那样,“永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在救死扶伤的道路上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我要向钟立行医生那样,“自觉地要求自己”,恪守“医者仁心”的职业信仰。(外三科 房姗)




优质服务点滴起 护理贴近你我他

随着我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开展,全院掀起了一股创优质服务的热潮,本着一切为病人着想的服务宗旨,我科从开展创优活动以来,全科室护理人员在护士长的带领下积极响应,牢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夯实基础护理,提供优质服务,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朝着“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不断前进,从我做起,事事从细节做起。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病人,夯实我们的业务知识,下半年我们同内二科进行联合教学。每次学习两科的护士长都进行充分的准备,利用幻灯片的形式在示教室学习,学习完毕当场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测验。由于学习内容贴近临床,生动丰富,增加了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巩固了大家的理论知识。
我们内科面对的多是慢性病人,老年病人,病情变化快。这就需要我们护士更加具有“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诚心和热心”,一个都不能少。我们把这六颗心应用到工作中,服务于每一位患者,让他们感受到在医院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温馨温暖,这里的工作人员就是他们的家人和朋友,我们会真诚的与他们交流沟通,一个美丽的微笑,一句简单的问候都要让他们心里暖暖的,无论是对患者还是家属,还是工作人员之间,都要微笑以待,真诚以待,构建一个和谐的科室氛围是我们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针对部分患者夜间无陪伴的问题,我们会在夜间多加巡视并提供适当的生活帮助如倒水吃药、翻身盖被、协助患者等,避免避免因高龄、体位性低血压等种种不利因素导致的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减少不安全的隐患,增进良好的医患关系,以取得他们的信任和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尽我们所能,为每一位患者带去最优质的服务。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病人,护理部提出了评比病人最满意的护士。我们科制定了病人满意度调查表,护士长同我经常到病房争求病人意见,有针对性的完善工作。大家的工作也更加热情,科里也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病人满意的护士。
曹大娘是个运动神经元病的病人,气管切开行呼吸机机治疗。在我科住了6个多月了。在这6个多月的日日夜夜里,不管是责任护士,还是值夜班的护士,每个人都没有松懈过。每2个小时翻身、拍背、吸痰,大家都严格按要求去做,至今大娘的皮肤完好,没有一处压疮,精神状态也不错。虽然大娘带着呼吸机不能说话,但是每天我们床头交接班时都亲切的跟她打招呼,她都报之微笑。这就是护患沟通,不仅愉悦病人,也愉悦自己。冬天来了,为了让大娘多晒晒太阳,我们抬床把她调到阳面的房间,大家都没有喊累,因为每个人都想让她感受到在这里冬天的温暖。
12月份来病人又达到了高峰,床位紧张,重病人多。大家一上班都像是战斗一样,甚至一上午下来,都来不及喝口水,上厕所。值夜班也不轻松,重病人夜间更容易发生病情变化,连着三天晚上已经送走三个了。这天刘雨值大夜,早上一来,就听说9床走了,还是刘雨发现的病情变化。9床是脑出血的病人,已经住了10多天了,白天精神不好,查了血气分析,有点肺脑了。大小夜交班时生命体征还平稳,12点巡视时心律70多次,又去给35床翻身、吸痰,大约20分钟后又去看病人,病人情况很不好,马上叫醒家属,投入抢救,最后病人还是离我们而去了。这就是我们的工作,任何时候都要绷紧一根弦,护士的慎独精神。严格按时巡视、及时巡视病房是多么的重要。
护理工作是琐碎的、平凡的,让我们在这平凡的工作中感受自己的工作价值。认真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给病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内一 李红梅)

以实际行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

今年护理部提出工作重点是“创建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不断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工作主题,我们内二科重点加强以下工作: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今年根据工作需要,对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操作常规、进行完善,使各项工作更加贴近临床。
2、切实提高晨间护理质量,让病区舒适整洁。要求全员参与晨间护理,实行一床一套,湿式清扫,做到床上无渣屑、无皱褶、无污渍。每周二督促并协助病人做好三短四洁,并做好记录。
3、加强护士培训注重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优质护理服务与质量安全密不可分,今年我们内二科与内一科实行联合教学,到示教室进行幻灯片教学,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做到每次教学重点突出,讲究实效,当堂考试,切实培养实用性专科人才。
4、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强化健康宣教。做到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体现专业性,责任护士深入病房,加强交流沟通,围绕科室疾病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了解病人心理,发现深层次的问题,增进了护患关系。强化关键环节的管理,各种警示标志规范使用,提高了各项操作的安全性。
5创新工作方面:根据工作需要,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改革排班方式,规范了输液流程,严格双人药物核对,保证了药品的使用安全。
总之,我们会在医院护理部的统一领导下,着眼细节,注重隐患苗头,不断优化流程,常抓不懈,为病人筑起安全的防线,为打造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不断努力。(内二科 谢凤云)

齐都医院第三十一期院报

竹泉村游记
常常羡慕古人笔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怎样一番幽静恬淡的境界,而“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又是如何的超然洒脱。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放逐思想,游骋世俗之外,任谁,恐也会变得澄澈空灵了吧。
一直以为,人满为患,物欲横陈的社会里,无论如何,人们再难遇到这样自然的美景,再难触摸到古人这些美丽的心情了。这种感伤落寞,一直延续到我遇见那个村子,那个叫竹泉的地方。
中秋前,回老家探望年迈的爹娘,好友举荐,便与竹泉村这个朴实无华的村落结缘。从沂南县城到铜井镇再向西,顺着河坝北侧的乡级路上行,约五公里,来到一个不大的停车场,泊车后东望,几座矮矮的小山安闲地卧着,竹泉村就在山谷和山脚闲散地静默着。
这是一个极其古朴的村落,大街小巷铺满了黄褐色的石块,那些石块,称不上圆,也称不上方,大大小小,没有规则,却平整地铺在路面上,人走上去,根本不用担心会被绊倒。
村里的房屋,院墙,基本也是用这种石头垒成的。奇妙的是,这里所有的墙面都不用水泥,也不用泥巴,整个外墙看上去只是石头,大石缝里嵌着小的石头,小石缝间嵌着更小的石头,密密麻麻,星星点点。石块的颜色深浅不一,斑驳陆离,看似杂乱却又整齐划一。房屋多是茅草顶,也有覆灰色的小瓦的,白色的院墙,玲珑别致,似南方常见的那种样式。整个村落建筑显得古朴,苍劲,既有沂蒙山区独特的建筑特点,又有江南房舍的点缀,静谧中透着安闲,古朴中隐着清雅,岁月经久泡在沧桑里,让这个古老的小山村浸润在灵秀而又拙朴的风韵中。
古老的石磨,古老的辘轳,古老的水井,古老的水车,古老的碾盘,古老的门窗,每一样东西都让我感慨不已,这个小村落简直就是一个民间生活艺术长廊。抚摩着这些久违了的,从我们生活中渐行渐远的化石样的生活艺术品,我仿佛又回到童年的故乡:我光着小脚丫,扑哧扑哧跑进青石板小巷,小巷的那头,母亲呼唤我小名的声音,在袅袅的炊烟中拉得韵味悠长。
注意到竹,于惊叹之余,只能用“汪洋”这个词来形容它。
北方是少有竹子的。即使有,也是清瘦的那种。与竹泉村相离不过40公里的老家院内就曾栽过竹,可几年下来,冒出的竹笋最多也只有手指粗细,羸羸弱弱的,缺乏竹的刚劲。济南的泉城公园里面也栽了些竹,活是活着,却没有精神,枯枝败叶随处可见,哪还有什么风骨可谈。
这里的竹,是丰润的,茂盛的,青翠的,高大的。多数的竹都有小孩子的胳膊粗,竹节碧青碧青,刚劲挺拔,竹叶清新可人,不失妩媚。房前、屋后、河边、山坡,角角落落,丛丛簇簇,蓊蓊郁郁,满眼里全都是竹。一丛竹林里面,绿荫清凉,几个散学的孩子正斜靠在那里读书,恍惚中,连那读书声都带了些翠竹的神韵。
忽而记起苏轼的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生活在这样的村子里,谁还说是生活在凡尘里呢,哪一个不成了清雅韵士呢。恰路边人谈起郑板桥给这个村子的题名,遂默想起这个爱竹成癖的文化人,“板桥无竹不入居”,他来到这里,定也是流连往返不肯挪步的吧。
泉呢?沿着丽人街折而向北,曲折有致的石路中间,忽然流出一股清粼粼的溪水,溪水哗哗地沿着同样是石砌的水道欢快流淌,探手下去,凉,这该是泉水了吧。问村里几个正在整修的人,他们笑笑,说这不是泉水,沿着水往上走,向西翻过一道岭,才能看见泉。
踩着脚下淙淙的流水,我们几个人说说笑笑一路前行,看路旁竹荫茅舍,人竟忘了置身何处。
翻过那道石头岭,岭西侧的树林中掩映着一处建筑风格迥异的院落,檐角高挑,灰瓦白墙,典型的官家院落,却没有院墙。几个人小跑下去,穿厅过堂,读联赏花,一路唏嘘不止:这山坳里竟然还暗藏着这等典雅的精舍。
出了前门,终于看到了泉。
泉水出口筑成了一口方井,方井外又筑方池,泉水自井口汩汩而出,甘甜清冽,站在池边都能感受到泉水的寒凉。据说这口泉,日出水达百吨以上,入口爽,回味甜,村人喝了这水,皆能长寿,不生恶疾。
泉分三叠,依次而落,谓之三生缘。村人说,三叠泉水分工明确,各有其途:一叠泉人饮,二叠泉淘米,三叠泉洗衣,千百年来,世代沿袭,淳朴的民风一直遗存至今。
站在泉边看四周,竹树环合,茅舍掩映,宸翰亭四角高挑,上书一联有韵:花竹有和气,风泉无俗情。是啊,此地泉依山出,竹因泉生,久居此地,该是能修心养性,益寿延年的。
穿竹林,走小巷,沿着哗哗流淌的泉水,慢行在板桥题的街道上,踏着晚霞的余晖,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回望,暮霭苍茫,竹泉村又隐在沂蒙山区的深处,身后的翠竹郁郁青青,笼罩了那个神话般的村庄,笼罩了那个大山里的塞北江南,凡尘里的世外桃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科教授 张师前)

美梦圣诞

“圣诞老人真的存在吗?”圣诞节前夕,11岁的女儿问我。
“可是你每年都会收到圣诞礼物啊,如果没有圣诞老人,哪来的礼物呢?”我反问。
的确,在科技日渐发达、人们日渐理性的今天,我真的希望还能有一点令人敬畏的、令人期盼的、神秘的东西的存在于人们的心里。
圣诞节这个舶来的节日恰恰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所以,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会陪着女儿许愿,然后,看着女儿郑重其事地把将要装圣诞礼物的袜子放在床头上,看着女儿满怀期盼地甜甜地拥梦而睡,等着女儿第二天抱着礼物冲出卧室惊喜地冲喊:“爸爸,我收到圣诞礼物啦!”
每每这个时候,我都会有些感动。
“可是,我的同学说,礼物不是圣诞老人送的,是爸爸妈妈送的”。渐渐长大的女儿开始怀疑心中这个美好的梦了。
面对女儿的质疑,我如何回答呢?假如心中没有圣诞老人,孩子的梦里还会有雪橇、梅花鹿和小精灵吗?明年的圣诞节还会是孩子的期盼吗?她还会唱《铃儿响叮当》吗?我们还会虔诚地许愿、准备袜子吗?女儿还会拥梦而睡然后第二天抱着礼物冲出卧室惊喜地冲我喊吗?
这些大概都不会有了。一个没有期盼,没有梦想的童年该是多么枯燥啊。
“你更愿意相信礼物是圣诞老人送的还是爸爸妈妈送的?”
“当然是圣诞老人送的才有意思嘛。”女儿说,“简直太神奇了,圣诞老人是怎么进来的?我们家也没有烟囱啊”。女儿说着,眼睛明亮起来,神情激动起来,俨然已经忘记了刚刚的怀疑。
圣诞老人分明已经给像我女儿一样的孩子带来了期待和欢乐。
Virginia也一样。
Virginia是美国纽约市一位八岁小男孩。
有一天,他给纽约《太阳报》社写了一封信,信中说:“记者先生,我的朋友说没有圣诞老人,爸爸让我问问《太阳报》,拜托您告诉我,圣诞老人真的有吗?”
可以想象,写这封信时这个小男孩的内心多么矛盾、多么困惑,他大概不过是要确认一下,他想听到这个权威的部门权威地回答说“Yes”。
果然,《太阳报》社回信了,在报上公开发了一篇社论,社论不容置疑地说:“是的,圣诞老人的确存在。”
这是1897年圣诞节前的事,据说,直到今天,每当圣诞节来临,这篇社论,还要在美国各地的报纸、杂志上重新刊登一次。
“Virginia,让我们来回答你的问题。你的朋友说没有圣诞老人,那是错的,在那个孩子的心中,肯定是形成了现时流行的什么都怀疑的习性。……
“什么都怀疑的人,只相信眼睛看得见的东西。可是,要想推测我们居住的这个广阔的、深奥的世界,需要有能够理解所有事物,了解所有事物的巨大的、深邃的智慧。
“是的Virginia,圣诞老人是有的,就如同这个世界上有爱,有同情心,有诚实一样,圣诞老人也确确实实是有的。正是充满这个世界的爱、诚实,才使得你的生活变得美好了,快乐了。
“假如没有了圣诞老人,这个世界该是多么黑暗,多么寂寞!不相信圣诞老人,我们人类能体味得到的,大概只剩下眼睛能看到的,手能摸到的,身体能感觉到的东西了。
“没有圣诞老人,减轻我们痛苦的孩子般的信赖,诗,爱情故事,也许全都没有了,儿童时代充满世界的光明,说不定也会全都消失了。没有圣诞老人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
“我们能分解婴儿的哗啷棒,看它的声音是怎样出来的,里面是怎样组装的;但是,眼睛看不见的覆盖着世界的大幕,不管有多大力气的人,即使全世界的大力士一起上,也是拉不开的。
“只有信赖、想象力、诗、爱、爱情,才能在某一个时刻,把它拉开,看到大幕后面的,无法形容的美好的、闪闪发光的东西。
“那样美好闪光的东西,那么确实,那么永恒的东西,就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上。
“说没有圣诞老人?哪儿的话!让我们高兴的是,圣诞老人的确存在。不止如此,他大概永远不会死亡。一千年以后,一百万年以后,圣诞老人也会同现在一样,让孩子们的心高兴起来。
巧合的是,就在今年的圣诞节前夕,我真的就看到了这篇社论,文章就登在我们当地的一份报纸上。
我如获至宝,把报纸拿给女儿看。
于是,像往常的圣诞节一样,我们一起许愿、准备袜子,虔诚而充满期待。看着女儿甜甜地拥梦而睡,我在想,即便是将来女儿长大了,她一定也会像我、像《太阳报》的编辑一样,依然会相信自己心中的梦想,一定也会陪着自己的孩子一起许愿,然后,期待一个如愿以偿的明天。(齐治平)

齐都医院第三十一期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