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址:山东淄博临淄区大顺路123号
  • 电话:0533-7328008

研究生教育

最新医学科研信息(第73期)

  • 2014/07/17

最新医学科研信息(2014年7月17日)目 录

1、炎症和癌症关系
2、朋友圈,基因定?
3、肺癌的综合分子图谱
4、B族维生素或无助于改善记忆
5、胚胎发育与多普勒效应
6、静脉曲张病因有哪些

1、炎症和癌症关系 由印第安纳大学儿科副教授Nadia Carlesso博士领衔的研究团队发现,类似一串倒下的多米诺骨牌一样,骨髓中的一连串分子事件会产生高水平的炎症反应,该反应会扰乱正常的血液形成,从而可能会导致白血病。这项研究的成果7月3日发表在Cell Stem Cell杂志上。该研究指出了一条可能的治疗血液病的新策略,进一步阐明了炎症和癌症之间的关系。 骨髓中包含造血过程产生的白血球和红血球,而骨髓同时也为造血细胞提供了支持系统(被称作造血微环境)。最新的研究提示了造血微环境在一系列潜在致命疾病(被称作骨髓增生性疾病)的进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实际上,多年来人们已经知道炎症和癌症之间的联系。例如,已知骨髓中的高水平炎症和骨髓增生性疾病的发展相关,而骨髓增生性疾病会因为产生过多的髓细胞(这些细胞正常情况下用来抵御感染)导致严重的疾病。这些疾病给患者带来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危险,并常发展为急性白血病和骨髓衰竭。而目前这些研究缺乏基因模型,特别是对于血液相关的恶性肿瘤,尚没有有效的疗法治疗大部分骨髓增生性疾病。 此次研究针对在血细胞产生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Notch分子发生异常而导致表达水平降低的现象,研究人员使用基因修饰的小鼠发现,造血微环境中如果缺失Notch会引发一连串的分子事件,结果产生一连串的炎症因子。研究人员阻断了这个生化级联反应链中的一个分子的活动后,小鼠上的骨髓增生性疾病发生了逆转。此外,人类骨髓增生性疾病患者体内该分子的水平也有明显提高。这些发现提示,针对这个免疫反应过程中的不同关键点来开发药物可能是个有潜力的治疗骨髓增生性疾病的策略。Carlesso表示此次研究的另一关键发现是,引起炎症反应的分子链并不直接发生在骨髓造血细胞中,而是存在于构成骨髓微环境的细胞中,特别是在内皮细胞中。 这项工作提示人们不仅需要靶向肿瘤细胞,还应当靶向环绕肿瘤细胞的炎症微环境中的细胞。研究人员相信该策略会在阻止骨髓增生性疾病的进展和急性白血病转移中展现疗效。Carlesso博士还指出Notch分子大多被称为原癌基因,因此过去的研究往往都是靶向Notch基因治疗。该研究提示医生们需要意识到降低Notch功能水平能够抑制血液病发展进程。

2、朋友圈,基因定?朋友如手足,这句话说的一点儿也没错。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和耶鲁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尽管没有亲缘关系,但你和你的小伙伴们的确存在着显著的遗传学相似性。 研究人员以 Framingham Heart Study 为基础,在基因组范围内分析了一百五十万基因变异指标。 Fowler 表示:“平均来看,我们和我们的朋友在遗传学上很相似。与陌生人相比,朋友之间的共同DNA更多。” 朋友如手足 你和你的小伙伴们到底有多相似?研究显示,平均而言,朋友之间的遗传“关联”与第四代表亲相同,相当于大约1%的基因。 Christakis 说:“1%看起来似乎不多,但对于遗传学家来说这是一个很显著的数字。绝大多数人压根不知道自己的第四代表亲是谁。但我们却会在不知不觉中选择这样的人做朋友。” 这项研究还开发了一个“友谊评分”系统,可以用来预测谁能成为朋友。其置信度(level of confidence)相当于,在基因基础上预测肥胖症或精神分裂症的患病机率。 来自朋友的福利 朋友间的共同属性或“功能性亲属关系”(functional kinship),能带来多种进化优势。简单来说,如果你感到冷的时候,你朋友也觉得冷并且生了火,那么你就能够从中获益。 在进化过程中,人类有些能力的建立需要小伙伴的支持。研究人员指出,当第一个人开口说话时,需要周围的人也能说话,否则这个技能就是无用的,不能继续发展下去,这属于一种社交网效应。 除了分析全基因组的平均相似度, Fowler 和 Christakis 还针对特定基因组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朋友之间相似度最高的是影响嗅觉的基因,相似度最低的是控制免疫力的基因。也就是说在朋友圈里,大家对疾病的抵抗力差异较大。这会带来直接的进化优势,抗病能力不同的人聚集在一起,能够减少疾病在人群中传播的概率。 为什么朋友之间最相似的是嗅觉基因呢,这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Fowler 指出,可能我们的嗅觉会将我们吸引到类似的环境。比如说,喜欢咖啡香味的人会经常去咖啡馆,并在那里交朋友。不过研究人员认为还有更深入的原因,可能存在几种机制共同/平行起作用,让我们选择遗传学相似的朋友。 朋友圈的重要性 这项研究最吸引眼球的结果是,朋友之间的相似基因比其他基因演化得更快。 Fowler 和 Christakis 认为,这可以解释为何人类进化在近三万年以来加快了速度,社交环境本身就是一种进化动力。 Christakis 表示:“这篇文章支持了人类‘宏基因组’概念,这一概念不仅应当包括人体内的微生物,也应当包括我们的朋友圈。”

3、肺癌的综合分子图谱针对最常见的肺癌类型展开调查,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上报告称,他们揭示出了一些突变,证实它们存在于一条在肿瘤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信号通路之中。这一新认识有可能扩大对患者的治疗,因为靶向其中一些遗传改变的药物已经有售或已进入到临床试验中。 来自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Research Network,TCGA)计划的研究者对来自230名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患者的肿瘤展开了研究。 TCGA 肺癌项目联合主席、华盛顿大学医学教授、肿瘤学家 Ramaswamy Govindan 博士说:“这是我们第一次全景观看如此多肺癌样本的基因组景观。这些研究支持了这一观点:肺癌是一种非常异质性的疾病。” 结合早先一项针对178名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研究, TCGA 研究人员现在发布了有关400名肺癌患者的遗传数据,并正对来自600多名患者的肿瘤展开分析。 在新研究观察到的肺腺癌无数的遗传变化中,一条细胞信号通路尤为引人注目。大约75%的样本中的一些突变过度激活了这一已知在肿瘤生长中发挥作用的RTK/RAS/RAF信号通路。 Govindan说:“值得注意的是,这一RTK/RAS/RAF信号通路似乎极为重要。这一特殊信号通路中的一些突变促进了癌细胞增殖。可以这么多方式激活这一信号通路真是令人感到惊讶。我们还知道这些肿瘤并非是静态的。它们发生了演化。我们必须随着时间检测多个活检组织,观察肿瘤细胞是如何抑制一条信号通路,变得对治疗耐受由此逃脱的。” 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些重要的基因,如EGFR、NF1、NF2和MET的其他相关突变。这样的结果有可能对Govindan领导的ALCHEMIST临床试验具有价值。这一试验将对来自数千肺癌患者的肿瘤进行筛查,寻找EGFR和ALK基因改变。在手术切除肿瘤后,患者将被邀请加入临床试验研究靶向这些功能异常基因的药物。 ALCHEMIST试验以当前的研究为基础,还有可能提供另外一些肿瘤样本进行基因组分析。大样本量对于精确鉴别驱动肺癌生长的突变至关重要。Govindan 说:“肺癌患者往往经受过大量的烟草暴露,导致了很多的突变。不对来自数千患者的多样本展开研究,我们或许无法找到显著突变。” 在肺癌的认识方面已取得一些进展,研究人员强调帮助人们戒烟和激励他人从不吸烟,是降低肺癌死亡的最好方法。

4、B族维生素或无助于改善记忆许多人补充B族维生素是为改善记忆力,甚至是为了预防早老性痴呆症(阿尔茨海默氏症)。但英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这类维生素对此并无明显效果,还不如多吃果蔬、保持营养均衡。 此前研究显示,早老性痴呆症患者血液中,一种名为“同型半胱氨酸”的化合物水平偏高,而维生素B12等可降低这种化合物含量。因此有人认为,B族维生素或能延缓记忆力衰退,降低早老性痴呆患病风险。 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综合分析了11项相关临床试验结果,这些试验涉及约2.2万名参与者,考察重点是B族维生素对改善老年人认知能力的效果。 结果发现,长期服用维生素的受试者体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可降低约四分之一,但与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组相比,他们在记忆力、反应速度等认知能力测试中并无更好表现。 领导这项研究的牛津大学研究人员罗伯特•克拉克说,对B族维生素在减缓认知能力下降、预防早老性痴呆症方面的效果一直有争议,而新研究证实,这种效果其实并不存在。与服用维生素补充剂相比,多吃果蔬、减少红肉和热量摄入、保持膳食平衡更加有效。

5、胚胎发育与多普勒效应许多动物在发育过程中表现出分节模式。一个经典的例子是,连续有节奏的脊骨节段性前体形成,这个过程与胚胎中的一个振荡器计时——“分节时钟”有关。直到现在,这个模式过程被认为仅仅是由基因振荡(定期触发新的节段形成)的时间尺度所决定。 然而,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杂志上提出了一种更微妙的分节定时控制。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分节的节奏受一种多普勒效应影响,这种多普勒效应是由发生在缩短胚胎组织中的基因表达波(gene expression waves)所引起的。他们对发育分节的过程提出了革命性的描述,该过程不仅由基因振荡的时间尺度控制,而且也由振荡谱和组织缩短的变化所控制。 你、我和许多其他动物具有什么共同之处?也许这并不是你想到的第一件事,但是我们像它们一样,有一个明显的分节体轴。在我们的发育过程中,空间和时间的线索被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定数量的胚胎节段,后来产生了相应的肋骨和脊椎骨。这个模式过程的节奏,对于确定节段的正确数量和大小至关重要,但是它的时间设置是如何被控制的?科学家认为,在脊椎动物中,基因表达波的开始和捕获是由一个复杂的遗传网络所控制,即所谓的“分节时钟”。 捕获的每个波段可触发一个新节段的形成。科学家认为其根本机制就像一个传统的钟表,有一个准确的周期:一个时钟滴答声等于一个新节段。 为了检验这一假设,马克斯普朗克分子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所的Andy Oates和Frank Jülicher与马克斯普朗克复杂系统物理学研究所的同事合作,研制出一种的转基因斑马鱼(称为Looping),和一种多维延时显微镜,从而让他们能够同时可视化和量化基因表达波和节段形成。他们惊讶地发现,波段的开始和捕获发生在不同的频率,表明分段时间并不能单独通过传统的时钟假说解释。该研究小组表明,这一令人困惑的频率差异,是由一种类似于经典多普勒效应的场景引起的。 想象一下,一辆救护车开过你身边,你有没有注意到,随着汽车开过去,汽笛的声音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多普勒效应,随着声源接近然后远离你,由声波的频率变化引起。如果你迅速接近并经过一个固定的声源,也会发生同样的事情。 事实证明,声波完全不像斑马鱼中的基因表达波。这些基因表达波从动物的后段传播到前段(从尾巴到头部)。当它们这样做时,胚胎发育,改变其形状,并且波段在其中传播的的组织缩短。这会引起组织前端的一种相对运动,在那里向后形成新的节段。这种基因表达波的传播运动,可在斑马鱼胚胎的发育过程中引起多普勒效应。此外,这种多普勒效应受一种不断变化波形引起的更微妙作用调节。这种动态的波长效应和多普勒效应,对分节的时间设置具有相反的影响,但是多普勒效应的影响更强。由于这种时间设置,决定着体段的数量和大小,因此它影响着发育肋骨和椎骨的数量和大小。 研究小组的这一发现,可能会彻底改变我们对于发育过程中时间设置的理解。波形变化背后的生物学机制尚不清楚,但是它凸显了发育的复杂特性,和超越胚胎发育稳态和扩展描述的需要。

6、静脉曲张病因有哪些(科普)静脉曲张是指由于血液淤滞、静脉管壁薄弱等因素,导致的静脉迂曲、扩张。身体多个部位的静脉均可发生曲张,比如痔疮其实就是一种静脉曲张,临床可见的还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及腹壁静脉曲张等等。静脉曲张最常发生的部位在下肢。值得强调的是,静脉曲张本身可能是其他病变的继发表现,如腔静脉闭塞等,应积极处理原发病。【病因】 导致下肢静脉曲张的原因很多,最多见的为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其主要病因为股隐静脉瓣膜的功能不全。另外一种重要病因见于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DVI),因其往往合并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多表现出浅表静脉的迂曲扩张。另外,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因为深静脉回流不畅,发生浅静脉代偿性的迂曲扩张;下肢动静脉瘘、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也可有下肢浅静脉曲张表现;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如布加综合征,也可导致下肢静脉曲张。

【临床表现】

1.表层血管像蚯蚓一样曲张,明显凸出皮肤,曲张呈团状或结节状;

2.腿部有酸胀感,皮肤有色素沉着、脱屑、瘙痒,足踝水肿;

3.肢体有异样的感觉,针刺感、奇痒感、麻木感、灼热感;

4.表皮温度升高,有疼痛和压痛感;

5.局部坏疽和溃疡。 若为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一般临床症状较轻,进展较慢,多表现为单纯曲张,少数情况可有血栓性静脉炎、静脉溃疡等情况;若为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甚至深静脉回流受阻情况,则病情相对较重,小腿站立时有沉重感,易疲劳,甚至下肢的肿胀及胀破性疼痛,后期则发生皮肤营养性变化,脱屑、萎缩、色素沉着、湿疹溃疡的形成。

【诊断】 下肢静脉曲张具有明显的形态特征,通过一般体格检查即可以明确诊断。但如前所述,仍需鉴别导致静脉曲张的内在原因,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必要时需进行静脉超声或造影检查。

【治疗】 下肢静脉曲张有穿弹力袜、注射硬化剂、手术剥除等治疗方法,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可作瓣膜修复手术和腔镜下交通支结扎术等。下肢静脉曲张也可能提示其他疾病存在,需积极治疗原发病;若深静脉回流不畅,则手术处理浅静脉更应谨慎。静脉曲张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这种疾病随着日常工作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但是大家知道什么原因导致患者患有静脉曲张这种疾病吗?

(1) 精索静脉瓣膜先天缺陷或者功能不全,并呈丛蔓状分布,静脉壁的平滑肌或者弹力纤维发育不全,其周围的支持组织比较薄弱,静脉血液容易逆流。这就是引发静脉曲张的原因之一。

(2) 肠系膜上动脉和主动搏动可以使左肾静脉以及左侧精索内静脉的压力增高。这也属于引起静脉曲张的原因。

(3) 左侧精索静脉比右侧长,进入左肾静脉时又成直角,造成血液回流阻力增大,是导致精索静脉曲张的原因。静脉炎12个临床病因

静脉炎已经经成为一种常见静脉系统疾病。根据病变部位不同,静脉炎可分为浅静脉炎和深静脉炎。静脉淤滞、血管损伤及高凝状状态是静脉炎的主要发病原因。临床上有很多涉及静脉炎的病因的因素均可客观导致静脉血栓形成。但是人们对静脉炎的发病原因并不是很了解。其中腿部静脉炎会影响一个人腿部的健康,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下面我们一起看看静脉炎疾病的病因介绍。静脉炎产生的原因如下:


1、手术:特别是骨科、胸腔、腹腔及泌尿生殖系的手术;
2、肿瘤:胰腺、肺、生殖腺、乳腺及泌尿道恶性肿瘤;
3、外伤:特别是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
4、长期卧床:如急性心肌梗塞、中风、手术后;
5、妊娠、雌激素的作用;
6、高凝状态;
7、静脉炎及静脉介入诊断或治疗导致静脉损伤。
8、血管损伤会使血小板发生聚集,纤维蛋白及血细胞沉积,促使血栓形成。
9、长期静坐、下蹲,会使下肢血管受到挤压,导致血流缓慢、瘀滞,引发静脉炎。
10、导管作持续性输液,可使静脉壁直接损伤,或因各种机械冲击原因损伤静脉壁,出现炎症反应。
11、下肢静脉曲张会导致静脉血瘀滞,引起营养性变化及慢性感染,使曲张的静脉缺氧、发炎,形成静脉炎。
12、下肢创伤、手术、大面积烧伤、妊娠及产后,血小板增高,同时释放出凝血因子,使血液成分改变,呈高凝状态,为静脉炎形成提供温床。

没有了